今天跟从深圳辞职回到家乡贵州做地方文化旅行的小思见面,聊起资本和科技推动的“不归路”之下未来到底会怎样的话题:人类仿佛即将进入文明浩劫的“大洪水”时代,能否成功渡劫?或如诺亚方舟保存下文明火种他日浴火重生?在场的人各有不同看法。(其实就是我和小君哈哈)
………以下有电影剧透,介意请绕行…………
我突然想起刚看的《河边的错误》中颇具隐喻性的情节:朱一龙夫妇怀的孩子被告知有10%的基因突变可能,朱是个有控制事件走向意志的刑警,当然也是男人,主张打掉孩子;妻子却不能接受

1/回忆
时间设在95年,看电影时心里像是有根“久未拨动的弦”被拨动了……《花心》出来时,我就像那个小警察一样忍不住想跟着哼。这首歌是高中时一个同学在班上教大家唱的,他还把歌词抄在黑板上,我们有个早读时一起学。——我忽然很认可这个片子用胶片拍,把年代设在90年代的片子不少,但胶片带来的画面的调性,却有一种神奇的力量,把人带回了回忆之中。电影中没有出现街景,但我却想起来电影院确实是萧条了,街上有很多的录像厅与“精品屋”(玻璃风铃开始引领浪漫而脆弱的想象)

《河边的错误》匠心精制!“你这画面对焦都错了”
转载请注明网址: https://www.xgwfggc.com/riben/kandianying-53351.html